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自然资源“两统一”核心职责履职能力,提升北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技术水平,在海区各省市相关部门的精心组织和积极参与下,北海局成功举办了2024年北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技能云端大赛。 本次大赛具有“多、新、高、好”四大特点。 参与单位“多” 本次活动从10月初开始,自筹备、作品拍摄到专家评选,历时2个多月。北海区共19家监测机构报名参赛,参赛人员88人。其中参与盐沼现场调查的监测机构共计13家,参与沉积物有机碳样品制备的监测机构共计18家。监测机构涵盖北海局属海区中心和海洋中心、北海区各省级和地市级预警监测机构。 形式内容“新” 大赛聚焦生态系统核心职能,首次选择盐沼现场调查和沉积物有机碳样品制备作为比赛项目。 在选择典型生态系统类型时,主要考虑生态系统分布的广泛性和项目的普适性,本次选取北海区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蓝碳生态系统“盐沼”作为竞赛项目。在内容设置上,综合考虑了盐沼植物群落样地调查和无人机现场核查两部分。 沉积物有机碳样品制备项目与2024年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能力比对形成互补。能力比对重点考察对已制备好的样品的分析测试能力,本次大赛重点考察样品制备过程的标准性和规范性。 在比赛形式上,创新采用“云端大赛”方式,不设线下统一考场。参赛单位按要求开展盐沼现场调查和沉积物有机碳样品制备并录制提交视频参赛。 
盐沼现场调查无人机核查(河北省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 
沉积物有机碳样品制备(北海生态中心) 综合水平“高” 各参赛单位积极组织,周密配合,提交的视频材料全面反映了参赛项目上各单位的软硬件水平、技术能力及人员综合素质。经专家打分评选,盐沼现场调查项目中,北海生态中心等2家机构获得优秀,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等6家机构获得良好;在沉积物有机碳样品制备项目中,大连海洋中心等3家机构获得优秀,长岛综试区海洋经济促进中心等9家机构获得良好。(评选结果附后)。 
参赛视频专家评选 大赛成效“好” 实现了典型生态系统监测水平摸底 摸清了北海区各监测机构在盐沼生态系统现场调查方面的技术能力、规范程度和质量保证水平。结合能力比对结果,实现了对各监测机构沉积物有机碳监测分析的规范性和技术能力的全流程摸底,充分保障北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及碳汇监测的规范性和高质量的数据供给。 视频成果有效服务海区监测能力提升 “云端大赛”方式将比赛场地设置在“家里”,各监测机构在熟悉的环境中参与竞赛,在满足标准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了各监测机构的个体特点,对后续优化提升北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能力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本次大赛获得了北海区各监测机构在盐沼现场调查和沉积物有机碳样品制备方面的近百个视频,可作为海区专项培训的重要学习材料,可提升培训效果,有效促进海区监测队伍能力提升。 针对本次大赛发现的问题及一些可以推广使用的做法,北海局将通过统一培训、技术交流、成果展示、下发海区规范性文件等方式进行规范和宣传,形成“赛一项规范一项”的良好工作机制,完善北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质量体系,将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北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队伍的技术能力,推动北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交出海洋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评选结果见附件。 附件:2024年北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技能云端大赛评选结果 (文字:温婷婷;图片: 韩锡锡;审核:宋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