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工作动态
喜讯!北海区三个案例入选第二批《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
字体【大  中  】 编辑日期: 2025/09/25 来源: 北海局

  9月24日,在2025全球滨海论坛开幕式上,自然资源部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联合发布了第二批《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中英文版),北海区有三个典型案例入选。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风暴潮、海浪、海岸侵蚀等海洋灾害风险日益加剧,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建设生态海堤,提升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能力。”北海区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系统学习和运用“厦门实践”经验,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全要素统筹推进北海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通过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充分发挥滨海盐沼、砂质海岸、海草床、牡蛎礁等自然生态系统的消浪弱流和固滩护岸功能,实现生态与减灾的协同增效,构建更具韧性、更加安全的海岸带,有效助力支撑北海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自然资源部北海局认真履行“两统一”职责,当好北海区海洋自然资源“大管家”,倡导“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研究,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指导地方科学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总结推广优秀案例,为建设安全、生态、健康、韧性、活力的“蓝色海湾”“和美海岛”“美丽岸滩”,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促进人海和谐提供坚强保障。

  2023年,自然资源部与 IUCN 联合发布了首批《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北海区有两个典型案例入选。截至目前,北海区共有五个案例入选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充分体现了北海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

辽宁省葫芦岛市天角山海岸、山东省威海市好运角和河北省秦皇岛市七里海潟湖生态减灾案例

(文字:孙莉莉 于凤;审核:闫涛)

分享到: 
主办: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承办:自然资源部北海海域海岛中心地址:青岛市崂山区云岭路2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67020001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020913号-1
 鲁公网安备:37021202000870号
建议使用:1024*768,Microsoft IE 6.0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