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北海生态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北海局关于科技创新有关要求,以需求、应用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强化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支持。中心团队创新性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海草床生物量预测工作,为北海区海草床生态系统预警监测注入“智能动力”。 海草床生物量监测以往依赖大量现场调查,时间和人工成本高,同时难以反映大范围海草床的动态变化。为破解这一难题,中心团队充分融合人工监测和声呐监测等手段积累的多源数据,对比基于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机器学习等多种方法的海草床生物量预测效果,充分挖掘了机器学习预测的优势性,初步建立了以机器学习算法为核心的海草床生物量智能预测模型。  
人工智能技术与声呐等监测手段的有机结合将驱动海草床生物量的快速估算,有望改变以往“以点代面”的评估模式,实现从局部、低效的人工监测向大面、高效的智能化生物量估算能力的跨越,提升海草床监测时效性、覆盖范围和业务化水平。 下一步,北海生态中心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突破现场数据时空尺度的局限,加强模型现场验证和优化,提升模型在各场景下预测准确性和模型稳健性,推动该技术在北海区重要海草床生态系统开展试点应用,为实现海草床生态系统的智能化、系统化、常态化预警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文字:李笑语、温若冰;图片:王惠、维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