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工作动态
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全链条开展海草床保护修复
字体【大  中  】 编辑日期: 2025/02/14 来源: i自然客户端

海草床跟踪监测调查。北海预报减灾中心供图

栈桥海草床修复施工现场。北海预报减灾中心供图

  近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青岛海洋中心)了解到,2024年,该中心全链条开展海草床保护修复,从修复方案设计与施工、立体跟踪监测与效果评估到覆盖海草全生活史的预测预警,在海草床保护修复方面获得新突破。

  被誉为“海洋绿洲”的海草床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产卵、育幼、索饵和栖息场。2024年,北海预报减灾中心在青岛栈桥西侧、东侧、汇泉湾3处移植植株89.1万株、播种泥丸50万粒、布设样方50个,视频跟踪记录了海草植株采集、植株绑石制作、海草种子球制作、植株种植、泥丸播种等全过程。同时,通过无人机遥感监测、人工现场调查、3D声呐侧扫、水下在线视频、海底定点温光仪等多种手段进行海草床全方位立体监测。该中心分别在青岛栈桥和古镇口建设了海草床生态样地并进行了长期跟踪监测。

  在海草床跟踪监测及评估的基础上,北海预报减灾中心针对海草保护修复工作中“适宜修复区选址难、生态系统趋势预测技术弱”等问题,首创“海草适宜区-种子扩散定植区-植株生物量-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演变”预测方法体系,实现从个体到系统水平的海草全生活史预测预警模型方法突破,为海草修复区选址、海草种子扩散通道预测、海草床修复效果评价与预测等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2025年,北海预报减灾中心将继续开展海草床生态系统预警与修复工作体系建设,从海草苗圃构建技术与示范应用等方面探索海草床修复新模式,结合数字孪生等技术,建立海草床生态系统趋势预测数字孪生平台,科学有效开展海草床预测预警工作,实现修复效果预演、灾害风险预警、资源管理决策的智能化,提高海草床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水平。

分享到: 
主办: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承办:自然资源部北海海域海岛中心地址:青岛市崂山区云岭路2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67020001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020913号-1
 鲁公网安备:37021202000870号
建议使用:1024*768,Microsoft IE 6.0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