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建设的九大工程之一。2020年至今,我国累计实施了35个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下达中央财政资金近56亿,海岸带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稳步提升。开展实施成效评估,总结工作经验,对推动全国海洋生态减灾工作不断深化具有重大意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扎实推进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完善工程项目后评价管理与方法体系,根据部海洋预警监测司有关工作安排,北海生态中心立足“两统一”核心职责,准确把握新时期自然资源工作定位,深入落实《北海局科技创新赋能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推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后评价方法体系建设。 
后评价方法体系专家咨询会 争当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和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率先开展北海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试点评估工作。2022年,由北海生态中心牵头,会同秦皇岛海洋中心、烟台海洋中心对3个典型区域修复成效实施全面综合评估。通过基础资料收集、补充调查、现场调研等方式,全面分析了区域生态状况、修复成效以及对重要生态系统的影响,为今后完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方法体系和工作机制奠定了基础。 先行先试、探路领跑,全面支撑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2023年,根据部海洋预警监测司有关工作安排,北海局组织北海生态中心开展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后评价试行工作。围绕工程生态减灾协同增效总体目标,从项目实施期管理、后期管护及生态监测、生态效果、减灾效果、社会经济效益、社会满意度等6方面,研究建立了后评价方法体系。该工作具有重要引导和规范作用,将指导地方做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和后期管护,打通全过程监管最后一个环节,进一步提升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质量。今年,为了验证后评价方法体系中相关指标设置和评价方法等内容,动态完善后评价管理与方法体系,由北海局牵头,会同东海局、南海局和海洋减灾中心开展后评价试点工作,北海生态中心负责具体技术支撑和业务指导。同时,北海生态中心会同秦皇岛海洋中心组织开展北海区试点项目后评价相关工作。 
后评价试点工作启动会 
后评价试点工作推进会 
修复项目公众满意度现场调查 下一步,北海生态中心将充分发挥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示范引领作用,有序推进后评价试点各项工作任务,全程参与和指导其他海区试点项目后评价工作,全面总结工作经验,为进一步完善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后评价管理与方法体系提供决策支撑,为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全过程监管服务,以海洋生态系统高水平保护修复助力北海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文:北海生态中心后评价技术团队,图:北海生态中心、秦皇岛海洋中心) |